联系热线:400-106-9998

5天,从危在旦夕到下床行走!“多学科合作”为高龄重伤患者铺就安全路
多学科协作
再显身手
“砰!”一声刺耳的撞击,打破了平静。72岁的宋奶奶(化名)不幸遭遇车祸,被紧急送入我院急诊科。初步检查显示,宋奶奶不仅右侧胫骨平台和右侧桡骨远端骨折急需手术,更令人揪心的是,她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入院时血压竟高达200/110mmHg!这个数值,远非普通高血压,而是高血压危象,意味着她的心、脑、肾等生命器官正承受着巨大风险,随时可能发生脑出血、心衰、肾衰竭等致命并发症。手术迫在眉睫,但失控的血压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让手术风险陡增!
集结精锐
共克血压“堡垒”
时间就是生命,安全是手术的基石!面对如此棘手的状况,“想方设法把患者的事办好”的服务理念立即转化为高效行动。急诊科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MDT)机制!
01 心内科专家火速到场
精准评估宋奶奶的心脏状况和高血压病史,分析现有口服降压药效果不佳的原因,制定更强效、更快速的静脉降压方案,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将血压安全、平稳地降至手术可接受范围。
02 麻醉科专家严阵以待
提前介入,评估宋奶奶的全身状况,特别是心脑血管风险。他们需要为手术量身定制最安全的麻醉方案,严密规划术中血压波动的应对策略,确保从麻醉诱导到苏醒全程的生命体征稳定。
03 药剂科专家精准支持
提供药物选择的专业建议,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确保所选降压药物安全有效,并与手术、麻醉用药无缝衔接。
一场无声的“降压攻坚战”紧张部署。 各科室专家们摒弃了科室壁垒,围绕“如何最快、最安全地将宋奶奶的血压控制住,确保手术万无一失”这一核心目标,深入讨论,反复推演方案细节。
精准施策
血压平稳筑坦途
方案既定,执行高效!在心内科主导下,调整后的强化降压方案迅速实施。医护人员密切监测宋奶奶的血压变化,动态调整药物剂量,如同精密调节一台高精度仪器。麻醉科团队同步做好了万全的术中预案。
得益于多学科团队的精准判断和紧密协作,宋奶奶顽固的高血压堡垒被成功攻破! 血压在严密监护下,以可控的速度稳步下降,最终安全平稳地控制在了理想水平。这为后续手术扫清了最大障碍,铺就了安全通道。
安全护航
康复之路现曙光
血压平稳,手术绿灯亮起!在麻醉科团队的精心护航下,外科病院院长张兵团队顺利为宋奶奶实施了右侧胫骨平台和右侧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整个手术过程平稳有序,宋奶奶的生命体征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
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医护团队继续“想方设法”促进宋奶奶的康复。
早期功能锻炼是关键!
康复团队在评估安全后,及时介入,指导并协助宋奶奶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多学科关注不间断
心内科持续监测血压,调整用药;护理团队精心照料,预防压疮,促进伤口愈合并提供科学饮食指导,助力身体恢复。
奇迹,在精诚协作与精心护理中诞生! 令人欣喜的是,术后仅仅5天,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鼓励与帮助下,坚强乐观的宋奶奶,竟然已经能够在搀扶下尝试下床行走!这不仅是对手术成功的肯定,更是对多学科团队术前精准干预、术中安全护航、术后早期康复理念有效落实的最佳证明!
看着宋奶奶脸上重现的笑容和眼中闪烁的泪光,所有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都倍感欣慰。当被问及感受时,宋奶奶紧紧握住医护人员的手,动情地说:“谢谢你们!是你们这么多专家一起想办法,把我这把老骨头从鬼门关拉回来,还这么快就能让我再站起来走路,你们真是‘想方设法’在救我啊!”
从高血压危象的紧急控制,到手术的安全实施,再到术后的快速康复,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多学科团队的智慧、协作与对生命的无限敬畏。我院将持续优化多学科合作机制,不断提升急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想方设法,为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保驾护航!
地址:如皋市福寿西路2号 联系电话:0513-8728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