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400-106-9998

25分钟!生死时速打通脑梗“生命线”,瘫痪患者重获新生
与时间赛跑
为生命抢道
我院成功救治急性脑梗死患者纪实
深夜的急诊大厅,55岁的王先生被家人焦急地推入。四十分钟前,他还如常谈笑,突然却言语模糊,右侧肢体如灌了铅般动弹不得。检查结果令人揪心:嗜睡、混合性失语、双眼凝视一侧、右侧肢体完全瘫痪……NIHSS评分高达17分,脑梗死的阴云瞬间笼罩了这个家庭。唯一的幸运是,他被及时送到了这里——一个以“想方设法把患者的事办好”为信念的如皋医院。
分秒必争
精准判断点燃希望
时间就是大脑
时间就是大脑!我院卒中团队第一时间完成头颅CT检查,明确排除了脑出血。面对急性脑梗死这个“沉默杀手”,每一分钟的延误都意味着数以万计的脑细胞不可逆的死亡。静脉溶栓治疗(阿替普酶)是打通阻塞血管的“第一板斧”,必须在黄金时间窗内果断出击。溶栓药物迅速输入王先生体内,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正式鸣枪。
信任在坦诚中凝聚
然而,经验丰富的卒中团队并未止步于此。考虑到患者堵塞的是关键区域的大血管,病情严重,单纯溶栓可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脑病急诊科主任赵海波立刻与家属进行了一场关键沟通。他清晰剖析病情,解释后续风险与希望——桥接血管内取栓治疗,是目前打通大血管闭塞、最大限度挽救脑组织的最有力武器。时间紧迫,信任在坦诚中凝聚。家属被赵主任的细致与担当打动,更被医院这份“想方设法”争取最佳治疗方案的执着所感染,当即同意手术方案。
精湛技艺
25分钟打通生命线
绿色通道瞬间点亮
绿色通道瞬间点亮!王先生被迅速送入介入导管室。脑血管造影清晰地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2上干闭塞——这正是导致其严重症状的“元凶”。麻醉、穿刺、导管到位……介入团队凭借炉火纯青的技术,选择了最有效的“抽拉结合”取栓技术。这是一场在纤细血管内的精细操作,毫厘之差即关乎生死成败。
血管血流恢复如初
时间在寂静的手术室里无声流淌,又仿佛在飞速前进。短短二十五分钟后,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多枚暗红色的血栓被成功取出!再次造影显示,原先完全闭塞的血管血流恢复如初,达到完美的TICI3级再通!血管的“复活”,意味着濒临凋亡的脑组织重新获得了氧气和养分的滋养,为患者功能的恢复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完美康复
信任之花结出硕果
术后严密的监护下,王先生平稳度过危险期。第二天复查头颅CT,未见任何出血并发症,警报解除!从重症监护室安全转入普通病房的那一刻,家属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大半。
更令人惊喜的转变接踵而至。术后不久,王先生不仅能自然、清晰地与人交流,肢体功能也出现了积极恢复的迹象。家属脸上的愁云被由衷的笑容取代,看着亲人与医护流畅互动、状态日新,他们忍不住感慨:“没想到能恢复得这么好,这么快!真是神了!”这份“神奇”背后,是分秒必争的决断、是攻坚克难的技艺、更是那份将患者安危置于顶点的初心。
“想方设法”
守护生命最坚实的承诺
从危在旦夕到笑谈如常,王先生的救治历程,正是我院“想方设法把患者的事办好”这一核心服务宗旨的生动注脚。这“想方设法”,体现在时间维度上的刻不容缓——绿色通道的无缝衔接,溶栓、取栓决策与执行的雷霆速度;体现在技术维度上的精益求精——对复杂闭塞血管的精准判断,介入取栓团队高效、安全、完美的技术操作;更体现在沟通维度上的以心换心——赵海波主任与家属坦诚、高效的沟通,赢得了关键的理解与信任,为成功救治铺平了道路。
每一次成功的救治背后,都是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与对生命极限的挑战。我们深知,唯有以精湛技术为基,以仁爱之心为魂,将“想方设法”的承诺融入每一次判断、每一次操作、每一次沟通,才能真正承载起患者以性命相托的信任,才能在守护健康的征途上,不负使命,一往无前。这,便是我们不变的追求与荣光。
上一页
上一页
地址:如皋市福寿西路2号 联系电话:0513-8728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