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400-106-9998
【精诚皋医】警惕“肺部风暴”,为呼吸撑起保护伞
世界肺炎日,是为了引起全球公众对肺炎的重视和关注而设立的节日。2025年11月12日是第17个世界肺炎日。
你知道吗?肺炎,这个听起来并不陌生的疾病至今仍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儿童死亡的首要传染病因,也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它就像我们呼吸系统里的“不速之客”,一旦入侵,便可能引发一场“肺部风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面纱,学会如何为我们的肺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什么是肺炎?
肺炎是一种肺部感染性疾病,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当这些病原体侵入肺部,它们会感染肺泡(肺部的小气囊),导致炎症和充满液体,从而影响正常的氧气交换。

很多人误以为肺炎就是感冒加重,其实不然。感冒通常由病毒引起,症状以上呼吸道(鼻、咽、喉)为主,如流涕、打喷嚏、喉咙痛,全身症状较轻。
而肺炎是肺泡、终末气道和肺间质的感染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它直接影响我们的气体交换功能,是下呼吸道感染,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
为什么
我们需要关注肺炎?
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呼吸急促、胸痛等。
虽然很多人觉得肺炎“常见”,但它却是:
✅全球5岁以下儿童的头号“杀手”(每年约200万儿童死亡,平均每15秒就有1名儿童因此离世)。
✅全球每年导致220万人死亡(包括50万儿童),比艾滋病、麻疹和疟疾的总和还多。
✅ 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的高危疾病,容易引发重症甚至死亡。
更令人担忧的是,肺炎是可预防、可治疗的,但许多地区仍因疫苗不足、医疗资源有限、认知不足导致悲剧发生。

警惕肺炎“信号”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请务必警惕,及时就医:
(1)高热不退:持续发烧,体温常在39℃-40℃。
(2)呼吸困难:感觉气短、气促,尤其是在休息时。
(3)咳嗽加剧:咳嗽频繁,可能伴有黄绿色脓痰或铁锈色痰。
(4)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感到胸部刺痛。
(5)全身不适:精神萎靡、乏力、食欲不振,老年人可能仅表现为意识模糊或原有疾病加重。

高危人群需格外注意:
①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
②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常伴有基础病。
③慢性病患者:如慢阻肺、心脏病、糖尿病、免疫缺陷患者。
④吸烟者:呼吸道黏膜受损,防御能力下降。

四、肺炎的传播途径
(1)飞沫传播

(2)直接接触传播
与肺炎患者直接接触,如握手、拥抱、亲吻等,可能通过皮肤接触或黏膜接触感染病原体。
(3)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肺炎患者污染的物品或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餐具、衣物等,再用手触摸口、鼻、眼睛等黏膜部位,也可能导致感染。
(4)空气传播
某些肺炎病原体(如新型冠状病毒、结核杆菌等)可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形成气溶胶。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气溶胶传播的风险增加,健康人吸入含有病原体的气溶胶后可能感染。
五、如何预防肺炎?
预防远胜于治疗。守护肺部健康,从日常点滴做起:
(1)接种疫苗:最有效的“防弹衣”
1.肺炎球菌疫苗:可预防最常见细菌引起的肺炎,特别是推荐给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
2.流感疫苗:由于流感病毒易引发继发性肺炎,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一环。

(2)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1.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2.戴口罩:在人群密集或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是阻隔病原体的物理屏障。
3.文明咳嗽: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

(3)打造健康生活方式
1.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充足睡眠。
2.戒烟限酒:吸烟是肺炎的明确危险因素,戒烟是给肺部最好的礼物。
3.保持通风:居家和办公场所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一旦怀疑肺炎,请牢记:
🚩立即就医:不要自行用药,尤其是滥用抗生素(对抗病毒无效)。
🚩配合检查:医生通常会通过血常规、胸部X光或CT来明确诊断。
🚩规范治疗:严格按照医嘱完成整个疗程,即使症状好转也不要擅自停药,以防复发。
地址:如皋市福寿西路2号 联系电话:0513-8728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