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400-106-9998
一场跨越两城的“救心”行动 | 你的信任与选择,我们必全力以赴!
信任,往往是从托付生命开始。60多岁的成先生,江苏启东人,一直持续关注深圳精诚医疗集团如医院的公众号,对我院的学科建设和医疗技术甚是信任。
11月13日中午12时,他因“反复胸闷1天,加重1小时”在家属陪同下,就诊于启东市一家医院,医师根据症状与心电图,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因该院不具备介入手术条件,家属打电话求助于我院心脑血管病院马宏华院长。由于距我院100多公里,路程约2小时,存在可能危及生命的病情变化,马院长建议家属选择最近具有手术条件的医院,但患者和家属强烈要求来我院治疗。
随后,我院胸痛中心立即开启绿色通道,从成先生入院到介入手术开始,全程无缝衔接,在1小时内成功为患者开通堵塞血管并植入支架,完美演绎了一场“生命接力赛”。
时间就是生命

11月13日下午 2点 25 分,患者到达医院,4分钟后首份心电图完成,与当地医院心电图对比,存在动态改变,这种改变提示前降支存在严重病变,随时可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源性猝死,每一分钟的延误都意味着更多的心肌细胞的坏死,这就是在与死神赛跑!我院胸痛中心医疗团队立即给予患者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负荷量治疗,同时启动导管室,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精湛技术
打通生命线

下午3点09分,成先生被送入导管室。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令人触目惊心:患者心脏的多支血管均存在严重病变,其中一支主要血管前降支已几乎完全堵塞,这正是引发本次急性症状的“罪犯血管”。
面对复杂病情,马宏华院长沉着指挥“先处理此次罪犯血管,择期处理其他血管”。这是一项严谨的医疗决策——在急性期集中解决主要矛盾,待患者状况稳定后再处理其他病变,既保证了当下救治的效果,又为后续治疗留出了空间。
介入团队凭借娴熟的技术,迅速通过导丝,扩张球囊,最终在堵塞部位成功植入1枚支架。当支架张开,血流重新灌注到缺血心肌的那一刻,患者的胸闷症状明显缓解,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从成先生进入如皋医院大门到血管开通,总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远远低于国际标准的90分钟。这宝贵的“门球时间”极大限度的保留了患者的心功能,为他后续的康复打下了坚实基础。
重生背后的
医疗实力

这位启东患者成先生的获救并非偶然,而是我院心血管专业技术实力的必然体现。心血管内科作为医院重点学科,在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累积了丰富经验。马宏华院长介绍:“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我院胸痛中心已成功通过国家认证,我们一直在努力,让每一位胸痛患者都得到精准的诊疗。”
我院心血管团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根据每位患者的病变特点、全身状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面对成先生这种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医疗团队没有盲目追求一次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科学决策,分次处理,这体现了团队严谨的医疗态度和以人文本的医疗理念。
术后,成先生由衷感叹:“我来对地方了!”这句朴实的认可,背后是对我院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最高肯定。
想方设法
把患者的事办好

“想方设法把患者的事办好”——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融入每位医护人员血液中的行动准则。从成先生患者的救治过程中,这一理念得到了完美诠释。
胸痛中心医护的迅速反应、导管团队的精准配合、手术时机的科学把握、治疗策略的个性定制,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医院对患者生命的极致负责
马宏华院长常说:“患者的信任千金难换。当我们被托付生命,唯有全力以赴。”这种责任感驱使着团队不断精进技术、优化流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在我院,像成先生这样的患者并非个例。每年,数百名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在这里重获新生。医院持续推进胸痛中心建设,优化救治流程,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门球时间持续缩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如今,成先生正在顺利康复中,医疗团队已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后续治疗计划,包括剩余血管的处理方案和长期康复指导。
从江苏启东到如皋医院,跨越100多公里,这位患者用他的选择和信任,印证了如皋医院在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影响力。而我院医护团队用快速反应、精湛技术和人文关怀,回报了这份生命的托付。生命之托,重于泰山。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我院将继续秉持“想方设法把患者的事办好”的初心,守护每一条生命,温暖每一个家庭。
地址:如皋市福寿西路2号 联系电话:0513-8728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