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400-106-9998
【精诚皋医】降温,是心血管的“无形杀手”,这几类人群需警惕!
随着霜降节气的来临
本周江苏地区
迎来第一波寒潮降温
季节的更迭
不仅带来了衣物的增减
也为我们的心血管健康
敲响了警钟

每当气温骤降
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患者
会比以往增加
这并非偶然
低温
正是心血管疾病的“催化剂”
那么,该如何应对降温呢?
本期我院专家给大家带来几点建议

为什么寒冷
对心脏“不友好”?
1. 血管“热胀冷缩”
寒冷会刺激身体,引起交感兴奋,导致血管收缩、痉挛,这会使血流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心脏需要更“用力”地工作才能泵血,大大加重了心脏的负担,故而心脏功能欠佳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衰加重。
2. 血压波动加剧
室内外巨大的温差,让血压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这种不稳定性,极易诱发脑出血、脑梗死或心肌梗死。此外,高血压危象也多在寒冬出现。
3. 血液变“粘稠”
在低温环境下,人体出汗减少,饮水量也可能不足,血液相对浓缩,黏稠度增加,更容易形成血栓。
4. 活动量减少
天冷人们倾向于窝在家里,活动量减少,血液循环减慢,也为心血管疾病埋下了隐患。

这几类人群
请格外当心!
中老年人,尤其是已有动脉硬化的人群。
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患者。
有吸烟、酗酒、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者。
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
肥胖及缺乏运动的人群。
护“心”过冬
心血管医生有以下建议
穿衣要“暖”
出门时务必穿戴齐全,戴好帽子、围巾和手套,保证头部和四肢末梢的温暖,防止热量过快散失。尤其注意“肚脐”和“腰背部”的保暖。

起身要“缓
早晨是心血管疾病的“魔鬼时间”。醒来后,先在床上躺一会儿,再慢慢坐起,在床边坐片刻后再站立活动,给心血管系统一个充分的适应过程。
饮食要“温”
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多喝温水,避免血液黏稠。早餐喝一碗热粥或热牛奶,午餐和晚餐可适量吃些温性食物,但要避免过于油腻的大补。

锻炼要“择时”
坚持锻炼是好事,但要避开清晨的低温时段。最好选择在阳光充足、气温回升的上午10点后或下午进行。运动前充分热身,选择散步、太极拳等和缓运动。
心态要“平和”
避免情绪激动、大喜大悲。过度的精神紧张和焦虑会使心率增快、血压飙升,诱发意外。
监测要“勤快”
高血压患者务必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切不可自行减药或停药。如出现胸闷、胸痛、心慌、气短、头晕、肢体麻木等不适,请立即就医,切勿拖延。
寒冬虽至,关怀不减。希望这份“护心指南”能为您和家人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
呵护心血管,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快转发给您关心的人,让我们一起温暖、健康地度过这个冬天!您的健康,我们始终牵挂。

地址:如皋市福寿西路2号 联系电话:0513-8728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