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400-106-9998

【精诚皋医】高温暑热,蚊子叮后就发热、关节痛、皮疹 | 需警惕“基孔肯雅热”!
警惕“基孔肯雅热”!
随着夏季到来,高温、暑热、下雨轮番来袭,蚊子开始活跃起来。如果被蚊子咬一口,除了痛痒,还可能传播病毒——基孔肯雅热就是其中之一。这病毒的名字虽然有点绕口,但它的特点很明显:发烧、皮疹,关节疼得直不起腰,所以也被称为“弯腰病”。
基孔肯雅热到底是什么?怎样预防、如何应对?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
基孔肯雅热是由一种叫做“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最早1952年在非洲被发现,主要流行于非洲、东南亚地区。基孔肯雅这个名字来源于非洲土语,意思是“弯腰走路”,形象描述患者关节剧痛难忍弯腰走路的样子。
传播 “元凶” 是蚊子: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就是我们常见的“花斑蚊”)。被带病毒的蚊子咬了,就可能被感染。这两种蚊子特别喜欢在水洼里产卵,比如花盆托盘、闲置的轮胎、饮料瓶里的积水,都是它们的“育儿房”。
当蚊子叮咬了病人后,病毒会在蚊子体内繁殖(2-10天),这只带毒的蚊子再去叮咬健康人,就会把病毒传过去。
得了这病,身体会有啥反应?
被感染后,一般3-7天就会发病,最典型的表现有三个:
1.突然发高烧:体温一下子升到39℃以上,持续4-5天才慢慢退。
2.关节疼到受不了:手、脚、膝盖这些关节又肿又痛,这是基孔热最典型、最折磨人的特征!有的人连拿杯子、走路都费劲,这种疼可能持续几周,甚至几年都不好。
3.皮肤出疹子:大约三分之二的人会浑身起小红点(斑丘疹),有的像蚊子咬的包,有的还会脱皮;小孩可能更严重,身上出现水疱。还有些人会觉得肌肉疼、头疼、没力气,少数人会出现口腔溃疡、生殖器附近溃疡,看着像口疮,一碰就疼。
特别提示:如果家里有宝宝,妈妈怀孕或生孩子时感染,可能会传给宝宝,导致宝宝发烧、脑炎,得赶紧去医院。
基孔肯雅热急性期斑丘疹
怎么知道是不是得了这病?
如果最近被蚊子咬过,又出现发烧、关节疼、出疹子,要赶紧去医院。医生会做这些检查:
1.查病毒:发病1周内,抽血用仪器查病毒的“核酸”,就像找病毒的“身份证”,很快能确诊。
2.查抗体:发病1周后,身体会产生“抗体”(对抗病毒的武器),抽血能查到,不过这个结果可能和登革热等其他蚊媒病混淆,需要进一步确认。
得了病该咋治,能治好吗?
对基孔肯雅热病毒目前没有特效药,主要是帮身体扛过急性期:
退烧止痛:发烧、关节疼时,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缓解,别用阿司匹林(可能引发出血)。
照顾好皮肤:出疹子、水疱时,别抓挠,用温和的药膏保护皮肤;溃疡可以涂口腔溃疡膏减轻疼痛。
慢性疼痛别硬扛:如果关节疼超过3个月,可能需要用治疗关节炎的药(比如甲氨蝶呤),配合热敷、按摩等康复训练。
大多数人几周后会好转,但约40%-80%的人会留下长期关节疼,影响工作和干活,所以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重要。
怎么预防?防蚊灭蚊是关键!
(一)个人防护:不给蚊子开“饭局”
1.穿衣“武装”:户外活动,尤其是清晨和傍晚(伊蚊活跃高峰),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2.驱蚊“护盾”:暴露的皮肤及衣物上喷涂有效驱蚊剂。按说明书要求足量、定时补涂。居家安装纱门纱窗,睡觉使用蚊帐。
3.避免“高危地”:减少在树荫、草丛、竹林、积水等蚊虫孳生地附近长时间停留。
(二)环境清理:截断蚊子“生命链”
牢记:无积水就无蚊虫!每周花10分钟,彻底清理家中及周边各类积水。
1.“翻盆倒罐”:彻底清空、倒置或妥善遮盖闲置的盆、罐、桶、缸、轮胎等容器。
2.“清淤疏堵”:清理房前屋后沟渠、天台排水槽淤塞,保持水流畅通。填平洼地。
3.“勤换勤清”:家中水养植物(富贵竹、万年青等)每周至少彻底换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宠物饮水碗、接水盘等同样需勤换勤洗。
4.“严密加盖”:必须使用的储水容器(如水缸、水池)务必严密加盖或投放安全的灭蚊幼缓释剂。
5.“垃圾管理”:妥善处理垃圾,特别是废弃的瓶、罐、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避免其成为小型积水容器。
基孔肯雅热虽然吓人,但只要做好防蚊措施,及时就医,大多能平安度过。夏天蚊子多,别嫌麻烦,清理积水、喷好驱蚊液,就能大大降低风险啦!
地址:如皋市福寿西路2号 联系电话:0513-8728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