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400-106-9998

自体颅骨“复位”,我院为52岁大叔“重塑头等大事”!
自体颅骨“复位”
我院为52岁大叔
“重塑头等大事”!
“头等大事”,从来不是一句玩笑话。
对于52岁的程大叔来说,过去的5个月,他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头顶有风险,颅骨需谨慎”的沉重。一次工伤导致的颅脑损伤,让他经历了开颅手术,也留下了一块掌心大小的颅骨缺损。脑袋上软塌塌的“骨窗”,不仅让他不敢照镜子,还时常隐隐作痛,仿佛时刻提醒着他:你的“头顶工程”,还没完工。
然而就在近日,在深圳精诚医疗集团如皋医院神经外科,程大叔迎来了他生命中的又一次“开工”——首例自体颅骨骨瓣修补术顺利实施,他那块5个月前被取出并低温保存的“原装骨头”,终于“复位”!
一块骨头的“冷冻之旅”
与“回归之路”
时间倒回5个月前。程大叔因工伤导致颅内血肿,情况危急。如皋医院神经外科团队为他紧急实施“左侧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保住了生命,但也暂时取下了部分颅骨骨瓣。
按照常规,这类患者往往需要在术后3-6个月进行颅骨修补,材料多为钛网或人工骨。但这一次,医疗团队做了一个不一样的决定:将程大叔的自体骨瓣清洗消毒后,低温保存起来,等待时机成熟,再“物归原主”。
“就像为患者的骨头办了一张‘冷冻存折’,到时候连本带利还给他。”我院神经外科主任董鑫打了个形象的比方。
之所以选择这条更具挑战的路,正是因为精诚医疗集团一直倡导的理念:“想方设法把患者的事办好”——不只是把病治好,更要考虑怎样对患者长期的生活质量最有利。
为什么要用
“原装”的自体骨
修补三大优势
你可能想问:现在人工材料这么成熟,为啥非要等5个月再把“旧骨头”装回去?是不是多此一举?非也。神经外科董鑫主任指出,自体颅骨骨瓣修复,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
01 绝对相容,零排斥
来自自身的骨头,永远不会被免疫系统“拒之门外”,感染风险显著降低,愈合速度更快。
02 外形自然,美观度高
自体骨瓣弧度、厚度与缺损区完美匹配,修复后的头形更接近原貌,避免了钛网可能出现的边缘翘起、冷热敏感等问题。
03 心理接纳度更好
很多患者对“体内装着别人的骨头或金属”心存芥蒂,而用自己的骨头修补,心理负担小,更有利于回归社会。
手术即重生
细节之处见真章
手术当天,神经外科、麻醉科、手术室多学科协作,如同完成一场高精度“拼图”。
被唤醒的骨瓣从低温中被取出,经过严格复温、消毒处理,被精准放回程大叔颅骨的缺损区域。固定、缝合、止血……每一个步骤都在显微镜下精细完成。
“就像把最后一块拼图放回原位,整个过程严丝合缝,非常顺利。”参与手术的医生感叹。
术后影像显示,骨瓣位置良好,头皮贴合自然。程大叔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感觉头上又结实了!”
“想方设法”
不止是一句口号
从决定为患者保存骨瓣,到成功实施修补术,整个过程背后,是如皋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对“想方设法把患者的事办好”这一理念的深刻践行。
术前精准评估:结合影像数据,反复模拟手术路径,确保万无一失。
术中精细操作:依托显微外科技术,最大限度保护脑组织,减少创伤。
术后精心管理:加强抗感染、营养支持与康复指导,助力患者快速恢复。
这一切,只为一个目标:让患者不只活着,更要好好活。
颅骨修补
不仅是修复缺损
更是修复生活
颅骨缺损虽不直接危及生命,却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社交生活。很多人因此自卑、避世,甚至产生“颅骨缺损综合征”——头痛、头晕、怕震动、不敢出门。
程大叔说,这5个月他很少出门,总感觉“头上缺了一块,风都能吹进去”。而现在,他终于可以期待“重新挺直腰板走路”的日子。
正如深圳精诚医疗集团如皋医院一直强调的:医疗的终点,不应是出院,而是回归正常生活。
程大叔的故事,是如皋医院神经外科在颅骨修复技术上一次成功的突破,更是“想方设法把患者的事办好”的服务理念的生动体现。从生命抢救到功能重建,从外观修复到心理支持,我们关注的,始终是患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需求。技术会进步,材料会更新,但对患者需求的洞察与尊重,永远是医疗的初心。
上一页
上一页
地址:如皋市福寿西路2号 联系电话:0513-8728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