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400-106-9998

一口水的幸福:我院为晚期宫颈癌患者打通生命通道
“医生,我能喝水了!”治疗室内,陈阿姨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温水,眼眶湿润。这是她一个月来第一次顺利喝水,没有呛咳,没有反流,只有久违的顺畅。69岁的陈阿姨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会因为“能喝水”这样简单的小事而激动落泪。
突如其来的进食危机
两个月前,陈阿姨突然感到吞咽困难,最初只是吃干饭时有些不适,逐渐发展到连喝口水都咽不下去。作为曾经接受过宫颈癌治疗的患者,她敏锐地感觉到情况不妙。
家人立即送她来院检查。果不其然,检查结果显示宫颈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转移的淋巴结压迫食管,导致食管严重狭窄。“那时候连自己的唾液都咽不下去,一直流口水,太痛苦了。”陈阿姨回忆道。
想方设法
双管齐下的救治方案
面对这一情况,肿瘤MDT团队经过详细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患者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完全无法经口进食,营养不良会迅速加重,同时肿瘤也在继续进展。”肿瘤科主任指出,“我们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立即解决营养问题,另一方面尽快处理压迫食管的转移灶。”
医疗团队当机立断,首先为陈阿姨放置了鼻饲管,建立营养支持通道,保障她的基本营养需求。“放置鼻饲管只是权宜之计,我们要想方设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患者重新恢复经口进食的能力。”放疗科主任宋张鹏表示。
精准放疗
科技带来新生机
针对陈阿姨的情况,放疗科团队为她量身定制了调强适形放疗方案。这种技术像“精确制导导弹”一样,能够高精度照射肿瘤靶区,同时避开周围重要器官。
“纵隔区域结构复杂,有心脏、大血管、脊髓和肺等重要器官,必须精确计算剂量,既要保证治疗效果,又要防止严重并发症。”宋张鹏主任解释说。
治疗开始后,医疗团队每周评估陈阿姨的反应和状况令人欣喜的是,治疗刚到中期,她就已经可以小口喝水了。“那天我试着喝了小半勺水,竟然顺利咽下去了,我当时就哭了。”陈阿姨说这话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随着放疗的进行,陈阿姨的吞咽功能日益改善,从喝水到流质食物,再到半流质食物,治疗结束时,她已经能够正常进食了。医疗团队为她拔除了鼻饲管,标志着她恢复了正常生活。
精湛医术+人文关怀
=患者康复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陈阿姨没有出现明显的放疗不良反应,这得益于精准的放疗技术和团队的精心照护。
“真的很感谢医生护士们,他们不仅技术好,而且处处为我着想,想办法减轻我的痛苦。”陈阿姨感激地说,“我现在能吃能喝,体重也增加了,感觉又重新活了一次。”
陈阿姨的爱人也表示:“老伴刚生病时,我们全家都很绝望,没想到医院这么多科室一起想办法,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看着她现在能享受美食,我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
想方设法办好患者的事
我们的服务宗旨
这个病例充分体现了我院“想方设法把患者的事办好”的服务宗旨。面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复杂情况,我们通过:
1. 多学科协作机制:快速集结各科室专家力量,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2. 先进医疗技术:采用调强适形放疗等精准医疗技术,高效解决问题
3.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治疗策略
4.全程关爱服务:从营养支持到症状管理,全面关注患者需求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能够经口进食、享受美食,对患者不仅是生理需求,也是心理慰藉。”放疗科主任宋张鹏强调,“我们会继续秉承‘想方设法把患者的事办好’的宗旨,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如今,陈阿姨已经恢复了正常饮食,体重逐渐增加,脸上也重现了笑容。她最喜欢说的是:“现在我能吃能喝,这就是最大的幸福。”生命中最珍贵的幸福,就藏在一口干净的水、一顿平常的饭中。而帮助患者重新获得这些平凡而珍贵的幸福,正是我们如皋医院医疗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地址:如皋市福寿西路2号 联系电话:0513-8728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