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400-106-9998

【精诚皋医】小腿突然出现红肿热痛,请立即就医!夏季高发
炎炎夏日,蚊虫叮咬、脚气瘙痒、不小心划伤小腿……当你抓挠后,小腿或脚背突然出现大片红肿、边界清晰、摸上去滚烫、疼痛难忍,甚至伴有寒战、发烧,这很可能不是普通的皮肤过敏或发炎,而是丹毒在作祟!
什么是丹毒?
丹毒,中医称为“流火”,是一种由细菌(主要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它最常发生在小腿和足部(约占70-80%),其次是面部。
为什么夏季是丹毒高发季?
1、高温潮湿,细菌狂欢:
夏天闷热潮湿,细菌繁殖速度快,皮肤表面的致病菌(如链球菌)更易乘虚而入。
2、皮肤暴露,损伤增多:
• 蚊虫叮咬:抓挠破皮是细菌入侵的常见门户。
• 足癣(脚气)发作:脚趾缝糜烂、脱皮、小水泡破裂,形成微小伤口。
• 光脚机会多:穿凉鞋、拖鞋甚至光脚走路,增加了脚部被异物刺伤、划伤的风险。
• 皮肤浸渍:出汗多或涉水后,皮肤(尤其脚趾缝)长时间潮湿软化,屏障功能下降,易破损感染。
3、免疫力波动:
夏季劳累、睡眠不足、贪凉饮冷等因素可能导致人体抵抗力暂时下降。
丹毒的典型“信号”:
• 突发红肿:皮肤出现大片鲜红或暗红的斑片,边界清晰隆起,像“地图”一样。
• 灼热疼痛:患处皮肤温度明显升高,摸起来发烫,伴有持续性胀痛或跳痛。
• 肿胀紧绷:局部组织肿胀明显,皮肤紧绷发亮。
• 可能伴随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烧(38-40℃)、头痛、乏力、淋巴结肿大(如腹股沟淋巴结肿痛)。
• 进展迅速:症状往往在数小时或1-2天内快速加重。
下肢丹毒,危害不容小觑!
反复发作:
如果感染门户(如脚气、皮肤溃疡)未根除或淋巴管受损,丹毒极易复发,导致患处皮肤增厚变硬(象皮肿)。
并发症风险:
严重感染可能扩散引起蜂窝组织炎、脓肿,甚至罕见的败血症。
影响生活:
剧烈疼痛和肿胀严重影响行走和日常生活。
如何预防丹毒?
预防的关键在于阻断细菌入侵的“门户”和保持皮肤健康:
1、积极治疗足癣(脚气):
这是小腿丹毒最重要的诱因!务必坚持规范用药,彻底治愈,保持足部干燥清洁。
2、正确处理微小伤口:
• 蚊虫叮咬、小擦伤、小裂口后,切忌用力搔抓或撕扯皮屑!
• 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 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
• 必要时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保护伤口,保持清洁干燥。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 勤洗澡,尤其出汗后及时清洁,特别是下肢和足部。
• 洗脚后,尤其是脚趾缝,务必彻底擦干!潮湿是真菌和细菌的温床。
• 穿透气性好的鞋袜,勤换洗。
4、避免皮肤长时间浸渍:
涉水后尽快清洗擦干双脚。
5、避免抠脚、撕扯死皮:
改掉不良习惯。
6、增强抵抗力:
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度锻炼,避免过度劳累。
一旦怀疑丹毒,怎么办?
立即就医!丹毒是细菌感染,需要及时、足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输液,切勿自行用药或拖延!
早诊断、早治疗,效果好,恢复快,也能有效降低复发风险。
治疗期间需充分休息,抬高患肢(如下肢丹毒),有助于消肿。
夏天是丹毒的高发季节,下肢尤其容易中招!当你的小腿或脚部出现边界清晰的红肿、灼热、疼痛,并伴有发烧时,请高度警惕丹毒!积极预防脚气、正确处理微小伤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远离丹毒的关键。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务必及早就医,规范治疗!
关爱您的双腿,从呵护足部皮肤健康开始!别让小小的伤口,在夏天酿成“红肿热痛”的大麻烦!
上一页
上一页
地址:如皋市福寿西路2号 联系电话:0513-87287988